2015年上半年,江川县经济发展,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、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系列政策措施,在经济下行压力大、生态建设任务重、投资无大项目支撑和房地产业持续低迷的形势下,紧紧围绕市委、市政府年初确定的各项经济发展目标工作任务,狠抓项目建设,努力干在实处,走在前列。一季度, 经济发展开局良好,地方生产总值增长10.2%(全市县区中排第4位,次于易门县、澄江县和华宁县);二季度增长14.0%(排第3位,仅次于易门县和澄江县),上半年经济运行趋稳向好。
一、经济运行特点
(一)经济运行趋稳向好。1-6月全县地方生产总值完成289628万元,同比增长14.0%。增长速度比一季度的10.2%快3.8个百分点;比上年同期的12.6%上升了1.4个百分点。
1、农业生产平稳发展。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完成51158万元,增长5.6%。其中,种植业增加值32554万元,增长5.7%;林业增加值1140万元,增长7.2%;牧业增加值14200万元,增长5.3%;渔业增加值1997万元,增长2.8%;农林牧渔服务业1267万元,增长8.3%。
2、第二产业增长加快。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 105572元,增长23.1%,比上年同期18.7%提高4.4个百分点。
(1)工业经济较快增长。工业增加值完成94962万元,同比增长21.7%,比上年同期18.5%提高3.2个百分点。其中: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4651万元,同比增长29.5%,比上年同期的22.0%提高7.5个百分点。
(2)建筑业经济运行良好。建筑业增加值完成11181万元,增长38.3%,比上年同期的19.9%提高18.4个百分点。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完成12.9亿元,增长87.1%。全县15户资质以上建筑业总产值3.2亿元,增长64.7%。
3、第三产业增长回落。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34165元,同比增长10.6%。比上年同期11.8%回落1.2个百分点。
(1)消费稳步增长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617万元,同比增长13.6%。从销售额来看,批发业销售额18409万元,增长27.0%,零售业销售额85793万元,增长22.8%。从营业额来看,住宿业营业额7530万元,增长17.0%,餐饮业营业额29790万元,增长21.0%。
(2)金融存贷款增长明显回落。6月末,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955156万元,比上年同期增长7.7%,增长速度比上年同期的17.6%回落9.9个百分点;比上月的7.6%提高0.1个百分点。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30098万元,增长9.3%。增长速度比上年同期的19.2%回落9.9个百分点;比上月的12.3%回落3个百分点。存贷比66.0%,比年初的64.8%提高1.2个百分点。
(3)房地产业负增长。房地产业开发经营的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40481平方米,同比下降31.9%。
(4)财政收入下降,支出增长快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0364万元,同比下降17.5%;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6661万元,下降15.3%。地方财政支出71240万元,同比增长22.8%;公共财政预算支出70655万元,增长27.0%;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963万元,增长36.3%。
(二)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上升。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2881万元(含饮水应急工程投资6477万元),同比增长21.5%,增长速度比上月的4.2%提高17.3个百分点。上半年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,工业投资完成34208万元,同比增长99.5%;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4033万元,同比下降23.6%。
(三)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86元,同比增长8.8%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81元,增长10.7%。
(四)消费物价低位运行。居民消费价格(CPI)同比累计上涨0.4%。分类别看,食品类上涨0.1%,烟酒类上涨0.5%,衣着类上涨1.2%,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上涨2.2%,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0.5%;交通和通信下降1.1%,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.3%,居住类上涨0.7%。
(五)能源消耗下降。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扎实推进,1-6月万元GDP能耗同比预计下降1.12%。
二、主要困难和问题
(一)项目推进难,投资增长不快
全县90%以上国土面积均处在东风水库径流区和“两湖”生态环境保护区范围,生态建设任务十分繁重,经济发展的环境容量小、项目引进、经济增长与生态县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矛盾日趋突出,上半年房地产业投资放缓,项目支撑不足,没有大项目支撑是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乏力的根本原因。
(二)农业经济增长农民增收的空间和弹性小
一是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,农业生产可用耕地资源逐年越少,人多耕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;二是烤烟面积下调,收购量减少,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难;三是林业经济基础弱,总量小,林业生产的主要任务是公益林和生态林的建设与保护;四是生态畜牧业发展,家禽家畜饲养规模缩小,畜禽产品产量增长比较困难;五是生态渔业水面养殖面积下降。
(三)工业经济总量不足
一是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缓慢,竞争优势不明显,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项目、好项目入园;二是建筑建材产业因房地产业持续低迷,市场疲软,效益不好;三是纸制品行业受市场、资金等因素影响,经营困难;四是磷化工等支柱产品国际市场价格低位运行,煤电燃油价格上涨,生产成本大,扩大再生产困难。
(四)第三产业增长回落
一是商贸企业大多都是实体经营模式,而网上购物等新业态的快速发展,凭借低折扣价格、便利的浏览购物方式、快捷的配送等优势,对传统实体店销售带来明显冲击;二是房地产业持续低迷,新上房地产项目少,商品房销售面积负增长幅度大,房地产业经济下滑是今年我县第三产业增长不快的一个短板。
三、发展措施和建议
(一)抓项目、增投资,促发展
一是县属部门、乡镇(街道)和企业之间互相配合,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经营环境,减少和消除项目审批的前置条件;二是盘活工业企业,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和服务,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工业领域,积极投资工业项目,增强工业发展后劲;三是进一步加强和充实统计基层基础工作,做好新上项目统计入库和已入库项目的投资统计工作,依法统计,科学统计,努力提高数据质量。
(二)抓实“三农”,推进现代农业发展
一是继续推进农业发展综合服务体系建设,夯实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,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;二是抓实烤烟支柱产业,稳定农业经济和农民收入的平稳增长,抓好烤烟中后期田间管理、烤烟烘烤和烟叶收购各个环节的工作,主攻烟叶质量,确保烟叶收购任务的完成;三是做大做强蔬菜产业,蔬菜是我县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产业,落实好蔬菜面积,强化蔬菜市场建设,切实做好蔬菜生产和销售的群众服务工作;四是坚持示范带动,推进核桃等经果林生产基地建设,促进现代林产业发展;五是推进生态畜牧业和渔业发展,不断增加投入,通过科技养殖手段,努力提高发展水平和质量。
(三)加快工业转型升级,增强发展后劲
一是抓好产业建设,加快建设装备制造、生物医药、新材料、新能源、节能环保等新兴行业,增强工业发展后劲;二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技术进步和创新,提高传统优势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,促进磷化工、纸制品包装、建筑建材、农产品加工、青铜制品等传统优势产业的结构升级;三是培育新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,形成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,如:加快烟花爆竹、红砖产业整合升级,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。
(四)依靠科技进步,加快服务业发展
一是努力培植新的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企业,按照建立高起点、高附加值企业的目标要求发展现代服务业,更加充分地运用高新科技手段发展现代服务业,实现金融保险、房地产、物流、信息等服务产业的现代化,做好企业服务和纳限;二是改进和发展传统服务业,使其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,对交通运输、邮电通讯业等基础行业进行高科技改造,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建立起商业贸易流通网络,推进传统行业的进一步发展;三是强化部门和乡镇(街道)工作联动机制,加强消费市场运行监测和统计。加强市场调研和分析,及时把握市场动态,对市场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预警,不断提高对市场运行的研判能力。